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上专家热议——重视农业科技,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10月19-20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国农业高校校长、中央和省级农科院院长、院士、农业知名专家等240余人纷纷为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大家普遍认为“农业科技站线上召开如此大规模的会议,还是第一次,这对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重视农业科技,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重视农业科技投资,就是投资农业的未来”

  华中农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认为:“我们总说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就是要立足于我国人多地少、千家万户经营分散、龙头企业小等现状,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推广体系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孙部长在报告中提出‘重视农业科技,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重视农业科技投资,就是投资农业的未来’,这让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备受振奋!农业的希望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发展也在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山东省农科院院长王金宝兴奋地对记者说。

  “我个人觉得,建国以来真正通过自主创新对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只有两个行业,一个是国防,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两弹一星,这对我们国家的安全、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再一个就是农业,六十多年前,吃饭一直是困扰我们几代人的大问题,1998年我国宣布粮食供需基本平衡、有余,这当中农业科技贡献非常巨大。”吉林省农科院院长岳德荣不无骄傲地说。

  综观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史。农业科技的这种重要地位一方面表现在对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构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作用、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和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验证了专家们的那句论断“我国农业科技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农业科技公益性定位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上海交通大学董小明告诉记者:“孙部长报告中提到‘农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决定了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坚持农业科技公益性定位’,这非常符合我国的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也让农业科教工作者吃了‘定心丸’。”

  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田家贵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财政、人事和体制建设等众多方面,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要求高。一方面国家对基层农技服务站应给予相对固定的经费支持,从而巩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要按照‘干中改,改中建’的思路,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农民的信赖和各方面的支持。”

  “在很多中央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精神没有错,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对农业科技而言,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企业能够自主创新,但不能成为主体,仍然需要大学、科研机构、专业部门来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任务。”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如是说。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前一时期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突出了GDP和财政减负,没有考虑国家需求。现在到了改正的时期了,国家财力上来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坚持公益性定位,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应为投入主体。”

  可以说,正是基于我国的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决定了必须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公益性定位,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改变论文导向,突出产业需求

  “实际上,中国农业与国外差距主要体现在我们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目前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发达国家已经达到65%-85%。咱们每年有几千项科研成果,很多成果研究完以后就锁在抽屉里束之高阁。”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韩贵清说道。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院长马守义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政策导向的偏差。“我们院里有一个徐老先生一辈子从事水稻栽培,今年86岁高龄,他在北方寒地水稻栽培行业是有特殊贡献的。但是由于发表论文等限制,要想申报院士是不可能。虽然他的贡献不比院士小,但没有一个政策能让他评上院士。”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考评体系出了问题。现行的大学、科研院所都是SCI导向,而不是看产品、技术的市场覆盖率,强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申报各级各类成果奖等,并由此直接决定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王汉中提出。

  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认为,现行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专家们建议,应由国办或某一个部门牵头,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一起,彻底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力争实现几个转变,即从科研人员的个人兴趣和传统的高水平(SCI、EI等)论文导向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导向转变;从单纯实验室研究向研究与转化并重转变;从科技人员小集团良性循环向社会产业需求大循环转变等。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