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高峰论坛举行
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该论坛是在新中国60周年华诞和中国科学院建院60年的时刻,为回顾我国60年来在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中的成绩,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研讨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部署而举办的。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我国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的计划要逐步落实之际,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力量,发挥众多涉农企业的作用,是本次论坛的重点。
业内专家指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连续7年出现了粮食消费总量超过生产总量的情况。然而,从1996年到 2003年短短7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80公斤,与国务院提出的2010年不低于389公斤,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加之未来气候变化将带来的干旱加剧、极端气候频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大,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而同时,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气候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这一地区也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协同地方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努力,极大地提高了黄淮海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然而,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等迫在眉睫的新问题面前,科技部门和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应对目前的挑战,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黄淮海地区主要是指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市的大部和部分地区,是我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