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快步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如何攻克“难点”?认识到位就大有希望

  主持人:沈则瑾,你好!在今年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采访活动”中,你前两次走的是东部和中部,而这次是带着农业的专题走西部。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你采访的是两个“难点”的交汇点,不知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感受?

  沈则瑾:我领的题目是“现代农业”,但没有选择去比较发达的东部,而去了相对落后的西部。二十天里走了贵州、重庆、四川和云南西南四省市,心情也像大山里的天气,时晴时阴。看到很多地方发奋图强发展农村经济,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很大增长,就像面对这里瑰丽的自然景色,惊叹不已。当听到很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贫困自然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上千元时,心情又会变得沉重。

  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原因,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受资源约束的西南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比东部滞后近10年,使这里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开始就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此外,这里地处长江金沙江等大江上游,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三重紧逼,促使这些省市不得不走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路。

  主持人:除了自然条件的原因,是否也有发展观念的问题?

  沈则瑾:采访中我了解到,西南地区很多干部都到山东及沿海地区考察过,有的还出国做过专题考察,他们很明白,这里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首先在理念上。东部现代农业是抓市场抓流通抓经营,重点是标准化、国际化,而不是就生产抓生产,牵住了市场牛鼻子。山东省政府提出有效投入,产品标准化,销出好价钱,市场开发、产业化基地建设一起抓。而西部推进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化,现代农业理念不够,多数农产品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加销一体化进程缓慢。

  “龙头”怎样摆起来?三种思路一样愿望

  主持人:说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化,说产业化,又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依你看,西部的龙头企业是否在健康成长着?

  沈则瑾:这次参观了一二十个龙头企业,采访了各级农业部门领导。从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厅长,到基层农机站、果蔬站工作人员,普遍认同这样的观点: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在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主持人:这种认识和东部差不多。

  沈则瑾:但是,同东部沿海发展较快的省份比,西南的龙头企业绝大部分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比如2004年,山东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有3819个,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646个,10亿元以上的有47个。而四川呢,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仅为山东四分之一强,1亿元和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分别为山东的九分之一和八分之一;云南省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13家。贵州省国家级龙头企业有11家。重庆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培育发展10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这些,与东部相比,的确有不少差距。

  对如何扶持龙头企业,记者听到一些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抓龙头企业比较实在,能带动基地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对龙头企业要多鼓励多支持少指责。在山东、江浙等地不成大问题的贷款,在西南地区却成了发展龙头企业的“瓶颈”,不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产业化就没有办法推进。

  另一种看法是要用市场化眼光认识龙头企业,不能见龙头企业就扶持,把宝都押在龙头企业身上风险很大。何况还有个怎么扶持的问题。龙头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投资者,应该是在市场中拼搏出来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是个难点,对龙头企业过度倾斜有悖于公共财政公平原则。对龙头企业家应该培养社会责任感,现在很多时候贷款支持了,钱怎么用却缺乏监督。

  还有一种意见是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要更多地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只有靠自己的组织才能在市场赢得话语权,真正平等地和企业对话。

  农业投入哪里来?打开思路整合资源

  主持人:所有关于现代农业的思路,都离不开一条,那就是必须依靠投入。请你介绍一下西部农业投资机制方面的情况。

  沈则瑾:这方面我听到很多意见和建议。首先,要进一步落实《农业法》对国家投入的规定,保证国家财政投入逐年有所增加,这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机制的基础;其次,要通过农业比较效益的分析,特别是典型的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农业不是短平快项目,但其长久的生命力是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第三,申请组织农业风险基金,基金担保贷款,解决当前农民个体贷款金融部门难以承担风险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大吸收国家信贷资金向农业方面的投入;第四,进一步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可以引进外资投入农产品和畜牧业加工、花卉蔬菜等特色农业培育;第五,逐渐集聚和壮大集体经济,成为农业投入和吸收投资的平台;第六,进一步搞好费税改革,为农民减负就是让农民增收,可以提高农民自我投入的能力。

  主持人: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只是农业部门的事。怎样才能把涉农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呢?

  沈则瑾:仅在农业投入这一个问题上,就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这关系到如何紧紧围绕农业用好有限投入。农业现代化涵盖方方面面,涉及太多部门,光靠财政杯水车薪,农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都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引导培育,探索新的融资办法。现在是有钱有权有项目的部门没有技术力量,有技术力量的农业部门又没有办法联合畜牧业、农机、水利、土壤改良等部门去突破各自规定,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办成几件大事。

  主持人:保护生态与西部农业发展,二者能不能实现完美的统一呢?

  沈则瑾:矛盾必须正视,但是只要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完全可以找到和谐之路。这次,很多干部向我提到了建立保护生态的补偿机制问题。

  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在长江、金沙江上游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退耕还林。有的干部提到,云南水资源蕴藏量是全国第二位,但开发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建水库和保护生态能不能两全,应该科学地论证一下。云南一位专家对我说,边疆民族地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保护好了,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这并不错。但思路能不能更开阔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让长江上游的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云南森林覆盖率近50%,这里自然条件好,林木生长很快,能否对林业发展分类经营,在保护好天然林的同时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图:贵州省遵义市的中国辣椒城,商品辐射全国

上图:四川省西昌市天喜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一品红盆花。本报记者 沈则瑾摄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