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特色农业敲开致富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代农业篇)
走进海南三亚市海棠湾镇东溪村,只见椰林掩映着错落有致的白色小楼。指着自家种植的荔枝、芒果和套种在龙眼、杨桃、槟榔林里的瓜菜,村民肖才芳一脸自豪地说:“如今我们乡下人住的是楼房,出门有汽车,日子过得不比城里人差。除了搞种植外,我家还养了30多头猪,今年人均收入可超过1万元。”三亚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热带高效生态农业,改变了许多像肖才芳这样的农户的生产生活,开拓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三亚市有农村人口2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由于地处相对独立的海岛地理单元,过去的三亚处于半封闭状态,农民过着半年靠菜、半年靠粮的生活,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成为三亚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三亚市委书记于迅介绍说,近5年来,每年到三亚旅游度假的国内外游客达350多万人次,每天消费大量瓜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但前几年,由于三亚以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没有改变,满足不了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大量畜产品和水果、瓜菜需要从外地购进。
利用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洋性气候资源,三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热带高效生态农业,逐渐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格局。2004年,全市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1.63万亩,总产量27万吨,总产值5.6亿元;瓜菜出岛量25.5万吨,产值5.1亿元。今年,三亚投资1.2亿元用于促进热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热带水果和瓜菜43万吨,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3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738元,同比增长7%。
近3年来,市政府还累计投资1000万元,帮助1000户农民种植了1000亩热带兰花,每亩兰花的销售收入相当于过去种植60亩稻田的收入。三亚还成了培育高效农作物品种基地,目前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在这里建立了固定的南繁育种基地,每年有300多家育种单位、4000多名科技人员到这里开展育种。
过去农村人往城里跑,现在农村变富了,城里人也开始到农村求发展。潘在梅原是三亚海外公司的职工,她去年回到海棠湾镇老家,承包了镇里的58亩荒地,种上2000多株芒果,养了几十头猪,形成了“猪—沼—果”的生态农业链。今年,她家纯收入预计可达10万多元。
农民心声
三亚市海棠湾镇椰林村致富能手郭玉英———
政府鼓励发展热带高效生态农业,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就说我家吧,可真是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奔了小康。近3年中,我家建了两口鱼塘,每年养殖专供出口的罗非鱼1万多条,还养了鸭子2万只,养猪60多头,种芒果70多亩,形成了种植养殖业生态农业链。全家每年收入近20万元,过上了富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