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林毅夫:“新农村建设”能四两拨千斤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笑称“经济学家五个论”标准太高

  林毅夫的忙是不言而喻的。单从一干头衔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等。日前,他在北大朗润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采访的话题集中于“新农村建设”。尽管以旁观者观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出台与林毅夫这位重要的“智囊”密不可分,但林显然并不居功。

  对于“三农”话题,林毅夫自然熟悉不过。早在1987年,他就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并且写出过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因此,谈起来自然是滔滔不绝。

  最好的办法是启动存量需求

  中华工商时报:据我所知,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前,您就提出过“新农村建设”的建议,而且还是最早提出的。您是对中央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最终出台和您有直接的关系吗?

  林毅夫:我想不能说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有很多东西是客观问题,也不能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因为采用了我的建议而出台的。但我是比较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最早是在1999年。大家知道,我长期研究农村工作,一直在研究如何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从长期来讲,农村最可持续的发展是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另一方面农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两个轮子。如果农村劳动力不能不断地转移出去,单靠提高农村生产力,必然会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结果,所以劳动力转移是必然的前提。

  中华工商时报:在十几二十年前,或者更早以前,“三农”问题并没有现在这样突出。现在之所以变得如此尖锐,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呢?

  林毅夫:你说得没错,“三农”问题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变得特别尖锐的。在改革开放后的七八十年代,农业生产增长很快,所以“三农”问题不突出。1985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能工作,所以也不突出。1990年代初,农民工开始出现,大量离土离乡的农民转移出来,但是这段时间,“三农”问题也还不是那么尖锐。

  那为什么1990年代末“三农”问题变得尖锐起来?1998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新增投资比较小,新增就业机会少,这样造成应该流动的农民流动不出来,已经流动出来的农民出现返流现象;另外,因为竞争很厉害,大量乡镇企业也在那时倒闭,大量农民又回流到农业,这样就造成农民收入在1990年代末增长特别慢,“三农”问题因此变得特别突出。

  当时我在想,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认为,必须把农民劳动力不断流动出来这条渠道打通,把城市中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

  中华工商时报:如何才能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呢?对中国来讲,通胀压力往往是短期的,而通缩压力似乎是长期的?

  林毅夫:要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货紧缩问题就必须解决。我当时提出,过剩生产能力本身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要解决过剩生产能力,最好是解决存量需求。

  中华工商时报:什么叫存量需求呢,这个概念是您提出的吗?

  林毅夫:是我提出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们有需求的愿望,而且也有支付能力,但由于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这个能力没办法使用,这样的需求把它叫做存量需求。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会有,但我们是转型中国家,所以会有存量需求。我认为,目前国内往往很容易按照国外的概念,而不是按照国内的现实状况来讨论。外国没有“存量需求”这个概念,这是我在国内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当时我发现有四大块存量需求,一个是外国直接投资,二是民营经济,三是城市消费,第四块是农村消费,而这恰恰是最大的一块。你对比一下农村与城市消费,就会发现农村消费会低得很多。这是因为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农民收入低;另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代消费必须有基础设施,比如要有电有水有马路等,但是“八五”以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在城市,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因此造成农村的消费环境不利于现代消费,农民当然就不会去购买现代化产品。

  “新农村建设”能四两拨千斤

  中华工商时报:“建设新农村”对解决“三农”问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林毅夫:我觉得这是“一石数鸟”,四两拨千斤。因为在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的条件下,一般依靠财政政策来解决。那么,财政政策最重要的是把财政投下去,能启动很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一般来讲,财政往往都投资在城市里面,但那部分的杠杆作用不大。我认为投在农村杠杆作用会更大,因为它会启动消费需求。它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但同时也会启动消费需求,因为改善了消费环境,需求就会增加。

  我认为它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从长远来讲,它把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了,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的渠道打通了,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最长远的可持续的方式;第二,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本身都是劳动力很密集的,都是使用当地劳动力的,比如水泥钢筋都是当地生产,由此会给当地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第三,能启动农村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讲是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但必须看到中国的现实———到2030年,我相信至少还有30%的人口将近5亿人生活在农村,如果他们生活不能现代化的话,那就不能说是全面小康。所以我说这是“一石数鸟”,当时这个观点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响,中央决策成员也都看到这个报告。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说是我个人提出的,但这个问题就摆在那个地方,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会有这个共识,认为这个事该做。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建议现在变成了一个政策,相信它对解决我们现在的相对生产能力不足、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都会有正面作用。

  国家应加大农村投资比重

  中华工商时报:据我所知,您前不久还给国家发改委提了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您具体建议了什么呢?

  林毅夫:提了财政政策的分配问题。1998年以后,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支持大的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城市里,但实践证明,这些相对于启动需求来讲作用小,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城市资本都是很密集的;第二城市里的消费相对都已满足,创造不了多少就业机会,对消费的启动发挥不了多少杠杆作用。但如果建在农村里,比如修自来水、下水道、电视接收设备、修道路等等,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这些都投入的话,农村消费环境就能改善,也能创造就业机会。所以我当时在建议里提出,国家应该在农村投资方面加大比重。

  中华工商时报:那您认为这个比例多大合适?

  林毅夫:具体多大很难说,但我想发改委会做得很详细。

  中华工商时报:最后问您一个问题,香港学者丁学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经说“国内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武汉大学教授邹恒甫也有过“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甚至不入流”的说法,对这些您是怎么看的?

  林毅夫(笑):可能他们的标准比较高吧。中国的确是有很多问题要研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研究,也希望我们大家研究的水平越来越高。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