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工农关系——我国蔗糖业发展的启示
10年前,我国甘蔗生产技术和能力还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10年后,我国甘蔗的种植面积仅增加了8%,但甘蔗产量却增加了86%,单产提高了34%,含糖量2004年达到了14.3%;吨糖耗新鲜甘蔗量由10吨降到8.1吨,制糖成本从2700—3000元/吨降到1680元/吨。我国一跃成为世界食糖第三大生产国,结束了食糖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是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和糖业改制的结果,也是实施“948计划”重大项目——“甘蔗良种和技术引进与推广”的结果。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引进开发处处长刘艳介绍,“948计划”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实施以来,全面推进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成功地融入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主流。10年间,我国不仅建立起了一个库藏丰富的主要农作物遗传育种材料储备库,还开辟出一条参与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摸索出了一种科研、推广、生产三方联合引进与创新的项目运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以主要农作物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多层次、多方式的技术引进、创新、推广协作网络,使先进技术引进的上中下游实现了有效对接,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农业部甘蔗首席专家陈如凯教授告诉记者,10年间,通过“948计划”项目共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甘蔗品种300多个,培育新品种22个,其中引进培育的新台糖10号、16号、22号、25号四个品种占了国内推广面积85%以上,品种改良的科技贡献率占了整个蔗糖业的60%。“甘蔗良种和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以公司为龙头,以基地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通过订单合同的形式,把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有机的联系起来,完善了糖业产业链,使科研、蔗农和企业三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科研人员在促进甘蔗产业科技进步的前提下,从引进、创新,一直到产业化,只要涉及项目的科研都可以研究,使科研成为了一个研无止境、甜蜜的事业。
蔗农翟杰对记者说,“以前种甘蔗,投入多,风险也大,收获后东奔西走,哪里价高卖到哪里去。现在与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订了合同后,种子、肥料、机耕都先由公司出资,收获时再扣除这些费用,自己每亩的投入很少。另外,不管市场糖价怎么变,今年,按照合同最低保底价,每吨甘蔗至少能拿210元,如果市场糖价上涨了,还可以享受二次分配呢!”
据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明介绍,公司参与“948计划”项目后,从创新糖蔗经营机制着手,构建起了新型的工农关系。通过创办糖蔗良种产业化繁育基地、糖蔗“双高”产业化示范基地、高优多抗糖能兼用新品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粤西蔗区“双高”甘蔗基地,不仅把千家万户零星、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户的甘蔗地成为了公司的“第一原料生产车间”,还将过去分散在公司、农技站、高校、科研单位和游离于生产之外的科技资源,有效地整合到公司的糖蔗生产中来,使科技在农村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公司在“第一原料生产车间”,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精耕细作,帮助农民种好甘蔗的同时,还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推行糖蔗最低保底价产销订单合同并实行二次分配,即按照国际上工农利益分配的规则,当糖价超过公司所定的基数时,所得利润的60%返还给农民,40%留给公司,使公司与蔗农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蔗农吃了“定心丸”,调动了农民发展糖蔗生产的积极性,也确保了企业原料供应。2004年榨季,20680个合同户增产增收了2600多万元,公司产值也增加了700万元。
黄华明对记者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发展成为产业链的竞争,只有把产业链做长做精做强,蔗糖产业才会更加充满活力,前景也才会更加诱人。在产业链中,农业为企业提供原料,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供给线,作为企业,应该在考虑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今天企业投入农业多一点,换来的是明天企业大发展。”
通过我国蔗糖业的发展可以看到,“948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抓住了关键问题——品种改良,找准了产业发展的控制结点——企业,通过品种改良,把甘蔗调整成为糖蔗和能源蔗,使其成为两个产业的原料,延长了甘蔗的生产链条,也促进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糖和燃料乙醇二者间自由转换,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了企业对原料的持续需求,农民种甘蔗也就会有稳定的收入,自然形成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的持续增收,带来的必然是农民生活的富裕。如果我国的企业都能象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这样,帮助农民种好甘蔗,让农民既能通过提供优质原料获得稳定收入,又能参与公司利润的再分配,这将是9亿农民兄弟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