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如何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春节临近,劳作一年的广大农村即将进入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农民工也将大批返乡,还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及其家人可能选择早已经成为第二故乡的城镇过年。如何让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村人口享受文化带来的欢乐,又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最近,在广东湛江召开的“新农村文化论坛”中表达的各种意见,反映了各地上百位专家对农村文化的看法。

  农民工期待什么

  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他们为城镇现代化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多数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与城镇原有居民相比,可以说是非常贫乏。尽管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乏适合农民工的文化设计。

  农民工既需要农村文化的养育,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过年过节还需要返回农村,也需要城镇文化的特别关照,因为许多人对城市文化未必适应。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为此曾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希望农民工感到都市不仅是谋生的场所,也是自我塑造的最佳地方。但在对上海农民工进行的调研中却发现,他们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以下,其中大部分还要寄回老家,文化消费的可能性极少。他们工作时间普遍比较长,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更不要说什么文化娱乐了。即便有文化娱乐,排在文娱方式第一位的也只是看电视,而打牌、搓麻将的也占46.9%。在“常读的图书种类”中,有关工作专业方面的书占很小比例,多数农民工不会去购阅书籍,而是去小摊小贩处购买非正规渠道的廉价书籍和碟片。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他们“参与社区读书活动”占13.1%,“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占9.5%,而参与节庆活动仅占4.7%。农民工反映,不是他们不愿参与培训活动,而是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活动太少。更令人遗憾的是,农民工对城市提供的文化服务以及文化现状不满意率竟达到57.1%,满意率仅为0.7%,还有许多人是无所谓。

  一些专家认为,农民工不满意的原因是多数活动对他们来说既无能力也无兴趣,那些为他们提供的文化活动常常是一厢情愿,缺少专门的文化设计。据调查,许多农民工一是渴望隔三差五能看上一部优惠价的动作片,借此消除疲劳;二是期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共电视厅;有的还提出拥有一个“农民工小图书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希望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学习专业技能上,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也有专家认为,农民工文化本身的定义就不确切,农民工在现实当中差别很大,比如很多人长期生活在城镇,与城镇人的生活状态已经没多大差异;还有不少年轻人,他们从事的是非体力劳动,工作环境较好。如果将所有人都视为一个整体,文化设计肯定会有误区。

  发达农村缺少什么

  在江苏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但文化工作却长期处于“弱势”,仍是传统的吹拉弹唱和读报,参与率不高,几乎所有的文化消费都在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搓麻将。据介绍,这里的乡镇文化站长期受到冲击,一是定位没有明确,有的定性为全民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差额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文化经营单位;二是文化站与广播站的撤并,与广播站分分合合,用广播站经营性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在文化站上,具体操作起来不伦不类;三是乡镇行政区划撤并,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一直存在着变动因素。有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投资建设,至今已破旧不堪,尤其是乡镇电影院1/3以上是危房,有的已经倒塌。其次是近年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设施大多处在老城区的黄金地段,由于工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1/3的文化设施流失,被随意挤占、挪用、变卖。基层文化干部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也有的尽管还在文化工作岗位,但观念比较旧,很少有更新知识的机会。

  专家认为,发达地区并不缺钱,缺少的是领导机构对农村文化的认识。其实,文化具有沟通人际关系、宣泄情绪、调剂精神的效能。农村文化的丰富,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粘合各种心理裂痕,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缓解一些农民产生的失落感和边缘感。

  欠发达地区需要什么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2003年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1673元,在陇东、陇南山区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同时,甘肃又是一个拥有多民族丰厚文化底蕴的特色文化大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在今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中,14个市、州申报的项目就达上百件。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绝大多数根植于农村,流行在山间地头,传承于农夫村妇,生生不息,代代承继。

  在这样一个文化丰富的地方,除了静态的文化遗存外,日常的农村文化活动却分为两类。

  一类地方冷冷清清,认为农村文化就是从外面请演员唱唱戏,农闲时打打篮球逛逛集,忽略了本土文化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没有认识到文化所承载的知识情感等深层价值内涵。在一些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虽然贫困,但过去的农村文化活动并不单调,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只是在现代环境的长期忽视下,许多民间文化才走向衰落。比如裕固族婚礼中原来有一系列动听热烈的民歌,现在逐渐消失,60岁以下的裕固人已几乎不会唱完整的梳头歌。过去临夏市的回族婚礼中普遍有热热闹闹唱几天宴席曲的习惯,可是今天,整个临夏市可以唱宴席曲的已不足10人。

  另一类地方全然不同。据介绍,河西地区几乎到处都存在着农民自发组织的剧团、戏社,常年活动在乡乡村村;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在这里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充满着活力。如临夏、甘南交界处的莲花山花儿会,由于政府的保护、激励,使花儿会的规模一年超过一年。有时会期长达一周,会场每天都在转移,但仍有四周的数万农民闻讯赶来。兰州市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也很走红,随着外界对这种独特社火的关注,当地农民已经拥有了一种文化自豪感,也激发了表演欲。近两年来当地青年农民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

  一些专家认为,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是否发达,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本来就来自农村,不分贫富,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如果文化都靠上面下发、提供,尽管层次较高,但只能满足一时,并不能解决长期的文化需求。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既不必忧虑是否对路,也不用考虑经费问题,才是长久之计。

  编后

  为农民创造舒心的文化环境

  元旦刚过,春节即将来临,这是广大农民最需要文化活动的时期。其实,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除了城乡环境、经济条件与历史特殊原因造成的一些区别外,没多大不同,一样需要文化满足,一样需要身心愉悦。如何让他们快快乐乐过大年,和谐美满地进入新的一年,推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目前最需要关心的文化大事。如今的农民,经济收入、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各有差别,如何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从形式上选择恰当的习惯方式,让他们在各自的节日生活中享受舒心的文化乐趣,繁荣当代农村的新文化,也急需考虑并加以筹划。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05日 第九版)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