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5年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见成效
保山市畜牧系统结合实际,为更好地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切实转变畜牧科技推广方式,充分发挥畜牧系统人才、技术优势,更好地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全面提高畜牧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水平,加强畜牧生产能力建设,做大做强我市畜牧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贡献,2005年度“千百万”行动畜牧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05年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成效
推动了养殖加工企业、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养殖重点户、专业户、大户快速发展。一是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养殖企业、专业大户得到快速发展。在去年14家的基础上增加到28家,增长一倍。二是养殖重点户、专业户、大户蓬勃发展。2005年,全市养殖重点户、专业户、专业大户发展到8987户,其中重点户6082户;专业户2281户;大户624户。养殖重点户、专业户、专业大户比去年分别增加537户、292户和85户,分别增长9.7%、14.7%、和15.8%,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发展。三是牧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有了新突破,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全市目前已有1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为畜牧业生产按“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专业化、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同时也增强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高了养殖户科技素质,增强了养殖户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实施“千百万”行动,使畜牧科技的入户率、到位率明显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2005年挂钩帮扶的示范户、养殖专业户、大户人均畜牧业收入达1593元,比2004年的1335元增258元,增长19.33%,占人均家庭经济收入3703元的43.02%。
锻炼了一批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养殖专业人才。一是抽派的科技人员多数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生产第一线,与科技示范户共谋发展,了解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为民农户办实事的意识,提高了科技推广技能,创新了畜牧科技推广方式。二是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畜牧业科技示范户,使科技示范户的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带动作用增强。
促进了畜禽良种的引进和推广。今年以来,保山市把畜禽良种引进推广作为挂钩帮扶的重要内容抓落实,全市共引进和推广良种猪10466头,其中纯种公猪859头,纯种母猪812头,LY母猪2170头,二元杂母猪6194头,纯种保山猪1040头;预计完成肉牛冻精改良20000头,引进推广纯种公牛59头,纯种母牛296头,二元杂母牛2469头;推广种公羊275只,种母羊6375只。通过良种引进和推广,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
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2005年挂钩帮扶户和示范村农户猪、牛、羊存栏分别达20449头、4139头和10967只,比2004年分别增加3316头、959头和2298只,分别增长19.4%、30.2%和26.55%;肉猪、肉牛、肉羊出栏分别达17101头、1390头和3291只,比2004年分别增加3510头、418头和805只,分别增长25.8%、43%和32.4%。
带动了全市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挂钩帮扶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全市畜牧产业发展步伐。2005年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17.3亿元,肉类总产量17万吨,分别比2004年的15.8亿元和15.7万吨增长8%;猪、牛、羊、禽出栏量预计达170万头、10万头、16万只和415万只,比2004年的165.41万头、9.43万头、14.48万只和412.6万只分别增长2.8%、6%、11.5%和0.6%。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一是根据市政府保政发[2005]10号文件精神,认真组织调研,并结合畜牧系统实际,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二是成立挂钩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市畜牧局成立了进村入户挂钩帮扶办公室;三是编写了《保山市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方案》、《保山市肉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方案》、《保山市山羊养殖技术方案》,并印发到各县区作为科技人员挂钩帮扶培训的指导教材;四是建立责任制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考核管理办法;五是加强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
2、抓好培训,提高养殖户科技素质。把科技培训作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切入点,层层抓培训,提高科技入户率、到位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养殖户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市畜牧局举办了一期养猪专业户、大户科技培训班,共71人。市县区层层抓培训,全年共举办畜牧科技技术培训班346期,累计培训16701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万多份,直接到户现场指导7929人次。使每户示范户都有了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了1-2门实用养殖技术。
3、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资扶持力度。畜牧系统将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与正在实施的畜牧业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农田种草、畜牧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加强协调、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优势,有效促进了畜牧项目的实施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一是市畜牧局安排进村入户帮扶专项资金84万元(其中:示范村建设40万元,40个冻改点建设30万元,进村入户工作经费10万元,示范户培训费4万元);二是帮助挂钩帮扶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名、特、优、新项目扶持资金348万元;三是把商品肉猪、肉牛、肉羊基地建设、农田种草养畜、扶贫开发、国家及省财政扶持等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养殖示范村建设。2005年共投入进村入户项目资金近50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养殖户、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圈舍改造和良种引进补助等,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34个示范村共新建和改造圈舍47560平方米,建青贮池1万多立方米,推广农田种草1万多亩。
4、突出重点,帮扶养殖专业户、大户、养殖加工企业,兴办养殖小区、养殖示范村,以点带面促发展。为把挂钩帮扶工作抓出成效,帮扶办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把帮扶的对象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加工企业、大户和养殖示范村上。全市今年共抽派畜牧科技人员237名,挂钩帮扶养殖加工企业13家,养殖专业户、大户533户,专门抽派科75名技人员入住挂钩养殖示范村34个,通过抓重点,让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家,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现畜牧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促进和带动面上工作开展。
5、抓良种引进,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一是加快良种猪推广步伐。热区和坝区以DLY和“PIC”配套系推广为主,山区以推广长保、约保、杜保、约荣等土二元母猪为主。二是加快肉牛良种推广步伐。今年安排市级专项费30万元,用于肉牛冻改站点建设,新增肉牛冻精改良站点40个,全市肉牛冻改站点将达100个以上,在以肉牛冻精改良为主的基础上,引进二元杂母牛,推进优质肉牛生产发展步伐。三是以龙陵黄山羊选育提纯并进行推广为主适当引进世界有名的肉用种山羊(如努比山羊)进行改良提高。
6、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一是加强对畜牧科技挂钩帮扶科技人员的管理,由单位与科技人员签定挂钩帮扶责任合同,科技人员与挂钩户签定服务协议,实行挂牌服务;二是市县按1:1配套提供给科技人员1000元的挂钩帮扶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帮助挂钩户引进良种、解决防疫问题等;三是制定考核办法,把挂钩帮扶工作与事业单位科技人员30%的津贴直接挂钩起来,纳入年终进行考核奖惩。
三、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是实施“千百万工程”行动的关键。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好帮扶工作计划,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帮扶科技人员、帮扶对象,落实资金、整合项目,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对帮扶科技人员的管理是实施好畜牧科技人员挂钩帮扶工程的关键环节。
2、整合资源是“千百万工程”行动的保障。把国家、省、市下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畜牧科技推广资金、基地建设资金、名特优新项目资金等进行整合,重点用于挂钩帮扶的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专业户,兴建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让科技人员真正带着感情、带着技术、带着信息、带着资金,与养殖户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零距离”接触。为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资金、良种等重要保障。
3、培训指导是“千百万工程”行动的基础。一是采取对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科技素质和科技服务水平;二是对养殖户的培训,使养殖户真正做到学科技、用科技,以科技促发展增效益;三是要求科技人员采取四种联系方式,电话咨询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技术培训到户、技术承包到户。
4、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千百万工程”行动的核心。养殖户缺资金、养殖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技术是制约他们做大做强养殖业的“瓶颈”。通过技术扶持到位,整合项目资金,扶持改善养殖基础设施,解决良种引进,提高养殖户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挂钩帮扶工作的重点。
5、考核奖惩是实施好“千百万工程”行之有效的机制。加强对科技人员管理,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事业单位挂钩帮扶人员30%津贴与挂钩帮扶工作绩效挂钩,,年终由市畜牧局考核,对工作突出的科技人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从而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建立起挂钩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