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建设新农村到底怎样看又怎样干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建设新农村 怎样看

  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钱克明认为,从国际上看,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从国内看,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逢其时。

  “新村运动”前,韩国80%的农户还住茅草房,如今已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怎么看?日前,记者采访了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钱克明。钱克明说,从世界范围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和农业劳动者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只是由于国情不同,关注的重点及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发展中国家会通过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等方式来维护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达国家则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提供补贴和免税政策及增加投入等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及生态条件。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任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改变。

  钱克明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在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跨越的过程中,还通过整体推进的办法,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比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韩国80%的农户还住茅草房,80%的农户不通电,40%的自然村不通汽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70年开始,韩国在全国实行“新村运动”,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大规模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第二阶段是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第三阶段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向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在“新村运动”兴起的头10年,韩国政府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参加新村运动人数累计达11亿人次。进入70年代中后期,韩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城市居民水平,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钱克明说,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农业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工业的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关键是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既要重视生产发展也要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者同时进行才会呈现农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可能会对今后的社会和谐造成影响。

  钱克明说,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正逢其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现阶段是历史上农业农村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是,许多深层次矛盾仍未消除,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钱克明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一是资源短缺对农业持续发展的约束更加明显,一减(耕地减少)、一缺(资源紧缺)、一重(污染加重)的趋势十分明显。二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矛盾更加突出。2004年,我国非农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9%,而城市化率只有41.8%,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三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四是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使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平衡利益关系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关键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达3.21∶1。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可能会对今后的社会和谐造成影响。(记者 朱隽)

  建设新农村  怎样干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认为,应抓住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这个“大前提”,以及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和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这两个“基点”

  如果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那并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怎么干?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张晓山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不在于农业和农村自身,而在于和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因此,过去我们常说要跳出‘三农’看‘三农’。现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整个的发展观、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都要进行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与之相适应。所以,跳出‘三农’还要回到‘三农’。”

  张晓山进一步阐述道,过去强调解决农业问题要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还是会有五六亿人口留在农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怎么发展?如果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农村是凋敝的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农村,那并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中学生的数量是城市的4倍,而教育经费占比只有38%;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比例为24:1

  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要素总是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张晓山认为,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在短期内是难以缩小的。“根据我们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建立的模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12%的实际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5.5%实际速度增长,即使到2010年,整个城乡收入差距还将呈现扩大的趋势。”张晓山说,政府的职能,是创造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积极为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创造条件,努力使差距扩大到开始缩小的拐点早日到来。

  “但是,在短期内缩小城乡之间人均享有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是完全可能的,政府在这方面是有责任的,也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张晓山列举了两组数据:目前,农村中学生的数量是城市的4倍,而教育经费占比只有38%;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是22∶1,人均社会保障费比例为24∶1。“应当让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村人口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张晓山说。

  抓住一个“大前提”和两个“基点”,使新农村建设具备厚实的物质制度保障

  在城乡差距现实存在的情况下,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厚实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呢?

  张晓山认为,这个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张晓山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抓住一个“大前提”和两个“基点”。

  ———一个“大前提”:把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国家加大投入,现在投入“三农”领域的专项资金占大头,资金使用上垂直管理层级过多,使用透明度不够等因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因此当前要着力进行中央和省级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

  ———两个“基点”:一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这是“后农业税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基点”。第一个“基点”是要保证农村基层有财力。第二个“基点”是要建立起真正由农民群众参与的制衡机制,解决好钱来了之后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好的问题。

  在张晓山看来,抓住了一个“大前提”和两个“基点”,就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这不仅是解决公平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从近期看,还可以使农民不至于因病致贫、因上学致贫,使农民有资金去发展生产、去消费,从而夯实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从长远看,还能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效率问题,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记者 顾仲阳)

  专题报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