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得到根本改变,手工插秧、鸡鸭散养、人畜混居还是农民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农产品基地支撑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的建设才有产业支撑,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得到根本改变,不用说欠发达地区,就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手工插秧、鸡鸭散养、人畜混居还是农民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经营、水土污染、浪费耕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就是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农产品基地支撑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素质的高科技化农业。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强化应用科技研究,尽快在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病虫害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乡乡通宽带,户户有电脑”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转产就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骨干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创新经营主体。
二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现代农业是以优势农产品生产为基础的大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立足各地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为手段,以主攻单产为核心,切实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以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供种为目标,推进新型种业体系的建立;要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在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和其他高价值的劳动密集型特色经济作物,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重点,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禽类和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大力推进畜产品规模化生产,建设外向型的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基地。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多功能农业。现代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注重农业生态安全,拓宽农业功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中心城镇大力推动涉农企业的集群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必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集约化生态养殖等技术模式,努力消除农业自身污染,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因地制宜推行生态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持续发展水平;必须进一步研究农业抗灾避灾减灾措施,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肥药减量、增效、控污适用技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农业的功能开发建设,既强调开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又要不断开发和培育农业的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着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四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开放化、市场化农业。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当前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是制订修订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农产品市场有序和繁荣的前提条件。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就必须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加强产地环境检测、投入品质量监管和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的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建设安全流通渠道,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和经营的品牌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编码、安全条形码的推广应用,深入开展农药、饲料、兽药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重点是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积极开展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志管理,强化对农业品牌的监管和保护。强化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以省站为中心、市级区域分中心和区域优势农作物病虫测报专业站为骨干、县级病虫测报站(点)相配套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强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