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中部六省调查研究报告:“潜龙在渊蓄势待发”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2005年下半年,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深入中部六省进行调查研究。先后用50多天时间,赴20个城市、15个开发区、40家企业和12个县乡镇调查,召开了28个不同类型座谈会,就中部地区发展的有关问题与各地领导进行了交流。本报从今天起刊登这组调查报告,供有关人士参考。

  ■权威调查■陈文玲

  这次到中部六省调研,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使中部地区干部群众受到极大鼓舞,激发了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部到处充满着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浓重氛围。

  一、中部各省都在谋划部署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

  在调查中所接触的各级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人人都在对中部崛起进行战略思考。他们不仅由于渴望中部崛起而研究中部,而且在做中央、国务院出台政策的比较研究,做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做本省与周边区域经济联系和本省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调查中很多人认为,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有差距就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甚至跳跃的空间。关键是能否有一个清晰的、符合本省发展实际的战略布局。中部各省都在谋划部署加快发展的战略。

  山西省针对产业结构重型化、产品初级化和高度依赖煤炭的情况,提出的战略思路是,“建设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在区域布局上,山西的定位是,一方面积极加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一方面加强与中部5省合作。

  河南省的战略构想是,把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两大支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此,河南省重点抓“一区一道和三个基地”,即着力打造全国的粮食核心主产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湖北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把湖北建设成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湖北把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进一步发挥其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为重中之重。

  湖南省重点是做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湘中经济走廊,发展湘西经济带。同时实行南向战略,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与珠三角的交通互连、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享,并参与泛珠三角合作,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

  安徽省委主要领导说:“我们翘首向东,沿海地区日益发达;环顾周边,中部各省加速崛起;回首西望,西部开发普遍提速。安徽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安徽为自己确定的战略定位是,发挥在地域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优势,“实施东向战略、发展东向经济”,形成商品东进、劳务东输、能源东送、产业东接、投资东引、服务东带、交通东连、游客东来的新局面。发展重点是:“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抓好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黄山)煤(煤炭)戏。”

  江西省近几年不仅盯住长三角,而且把眼光投向整个沿海发达地区,其战略定位是:把江西建设成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即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从而全面“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江西农业发展的思路很有新意,他们提出:“希望在山,重点在田,潜力在水,后劲在畜,出路在工。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结构。

  二、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人气足则地区兴。政府的推动和民意的涌动,使中部地区新一轮发展热潮呼之欲出。近几年,中部地区发展明显加快,长期积蓄的发展冲动和发展能量逐步释放出来。

  1、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中部六省这几年大量投资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西、安徽更为突出。江西省利用外资和国内资本投资急剧增长,4年来增长5.3倍,其中3/4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地区,2000-2004年达到2567亿元;安徽省引进省外的投资中,来自江、浙、沪的民营资本占70%以上。东部沿海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也争相到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的各类开发区落户。

  2、中部正在加快建设一些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中部各省都十分重视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武汉的“8+1”城市群、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的合肥芜湖等沿江城市带、江西的昌九工业走廊、山西的太原城市群、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建设速度加快,带动作用增强。力争形成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圈或产业带,成为各省共同的选择。安徽的同志认为,小平同志早在1991年就指出,“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现在到了从三角洲经济迈向整个流域经济的时候了,这既符合小平同志战略思路,也符合沿江经济发展的实际。目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沿长江城市带正在成为整个长江流域加快发展的主轴线。

  3、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几年来,中部发挥工业基础好的比较优势,发展壮大本地的主导产业。如湖北、湖南、安徽的钢铁、汽车、装备制造,河南的食品加工和公路客车,江西的特色冶金和精密制造,山西的能源开发和不锈钢等产业,都成为本省的支柱产业或拳头产品。安徽奇瑞汽车集团已形成年产30万台汽车发动机和35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轿车出口量占全国轿车出口量60%以上。武汉的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光纤通讯、激光、生物工程、计算机软件等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与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网路。

  4、中部正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部各省都响亮地提出发展劳务经济的口号,以此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目前,中部地区在外省市务工总人数占全国的43.6%,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外出务工人数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到第六位(第一位是四川省)。河南省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10万人,安徽省有近千万农民在城市务工,湖南、湖北、山西、江西省进城务工农民也都在50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收入成为这几个省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5、中部正在兴起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的热潮。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部省份最大的财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支撑力。安徽的徽商文化,山西的晋商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江西、湖南的红色文化,湖北的楚文化,成了这些省着力挖掘的资源。“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正在成为中部省份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