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联手启动高原气象灾害研究项目
科学时报2006年3月24日讯 日前,以青藏高原及周边水汽循环变化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JICA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在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青藏高原大型气候观测网建设将得到加强。
据介绍,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中国、东亚、南亚乃至全球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成为全球地球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中国气象局历时多年建立的高原气候观测系统,包括在高原及周边地区设立的大气廓线仪、自动站以及水汽观测GPS等,是中国气候系统观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水资源的调控、洪水预报以及提高防灾减灾决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占中国区域面积1/4的高原地区站点稀少,造成高原区域灾害性天气预测的前兆气象信号不确定,给高原暴雨、雪灾等严重灾害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使高原地区的灾害天气预测水平难以提高。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合作研究,中日双方科学家进一步充分认识到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水分循环等过程是东亚地区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的关键科学问题。200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向中国科技部提出了启动高原关键区水分循环观测计划的JICA项目申报。经过中国科技部的评审,高原观测系统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被列为中国科技部提交日方JICA资助项目的首位。该项目最终得到日方的正式批准。
此次启动的“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将在西藏、云南、四川等地设立大型观测网,在中国气象局原有观测设备的基础上,使水汽观测GPS达到27个、自动气象站达到40个,同时增加大气廓线仪的数量。
据有关专家介绍,“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的观测设备,将纳入到中国气象局原有的长期综合观测网络之中。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进大气科学领域中高原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使中日合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气象灾害预警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减轻包括中国区域与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的气象灾害与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中国和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