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致富经验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建树了辉煌的业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伴随工业化进程中的全球性环境和生态破坏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农业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共性问题,是整个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严重性已引起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业部和国家计委、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于2001年11月6-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约200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领导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作了重要讲话,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作了报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白金明主持了会议。会议对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和交流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了21世纪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并形成了如下看法:

    会议认为,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是对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贡献;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都不容忽视;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任重道远。

    1.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突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主客观因素,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近些年来,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有所缓解,但只是局部有所改善,而整体仍在继续恶化。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都是很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业资源衰竭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两大方面,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资源缺短。我国耕地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3.8%,人均耕地为1.5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每年耕地面积还在以7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耕地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的2.5-4%;耕地持有水量只有2.7万m3,低于世界年均水平30%左右,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分别仅占世界的4%、1/3-1/2和1/7;草地资源退化,绿色屏障功能削弱,人均占有草地量仅为4.8亩,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0%,有13亿亩草地退化,30亿亩草地处于风沙的威胁之中,每年还在以1500万亩的退化速度扩展。

    ——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积共达55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8%,流失的土壤超过50亿吨,流失肥料约5000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大国之一;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23亿亩,而且每年仍在以2400万母的速度递增,即一年荒漠化一个中等县,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荒漠化大国;遭受工“三废”污染的农田已多达1000万ha,由此而导致每年粮食减产1000亿kg以上;环境污染加重,由于CO和SO2在大气中浓度增加,全国每年多酸雨危害的农田达399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生态平衡失调,土壤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1.2对农产品的信任度降低

    由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与人类的健康直接相关,品质低劣的农产品,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不合理使用农药而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类中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1-3倍。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部分农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癌症率升高。农产品污染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1.3可持续发展步履艰难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为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其实质上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四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形成一条紧密的循环链。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就谈不上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2.中国生态农业开辟了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河

    2.1会议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做法,创造出的技术模式、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中国科学家所倡导和指导下,继承发扬了2000年多年的传统农业的精华,吸取了西方现代农业的优势,把生物技术、农艺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逐步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新模式。具有的特征:一是对农业结构的优化,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有利于生物种间互利作用的发挥及投入效率的提高;二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多种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的生物学措施,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国生态农业通过20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体系,对加快生态农业的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2会议代表指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实施区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一、二、三产和农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区域优势凸显,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内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增强。

    ——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技术模式。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2.3代表普遍认为,生态农业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世界农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做出了表率,提高了中国农业的国际地位。按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优势区、农业主产区、沿海和城郊经济发达区四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受到与会国内外代表的一致肯定。

    2.4与会代表对由农业部等单位主办召开的"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会议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对生态农业的全面总结,收获很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缩小了国际间对生态农业内涵理解的分歧,使国际生态农业界更加了解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理论和方法,同时使国际同行对中国县级生态农业建设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国内外代表一致认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有独特性,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农业的理论方法。

    ——理清了思路,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项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物,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同优化生态环境统一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

    ——点上要深化,面上要推广。生态农业在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成功实践,已具备了进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入世,为中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全面实施农业生态化的时机已经到来。代表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导力量。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生态农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理,筛选出了一大批高效成熟的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创新研究的力度,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

    ——生态农业是振兴区域经济的根本。生态农业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对振兴区域经济,提高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创造了山川秀美的环境,对扩大本区域的国内外影响,增加吸引力,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

    2.5与会代表经过认真研讨,认为我国生态农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生态农业产业化势头强劲。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地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教单位进入生态农业建设主战场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领域,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企业积极介入,为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一批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方向,进军农业主战场,首选生态农业开发和无公害农产品经营,延长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研究和科技创新已成热点。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成为部分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一批生态农业研究机构构应运而生。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纷纷成立了生态农业研究所,生态农业产业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中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已达300多个,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00多个县(市)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或办法,18个省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海南、吉林、黑龙江等制定了建设生态农业省的设想和规划,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潮。

    ——生态农业文化、生态农业理念已被社会接受。生态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体现出深髓的文化理念,呼唤生态意识,已被人们所认识。对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建设富强、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公害农产品是应对“入世”,打破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代表强调,中国提倡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对中国农业加入WTO做出的前瞻性工作,顺应了入世潮流,为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3.生态农业发展任重道远

    与会代表认为,虽然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与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

    3.1生态农业还是星星之火,有待燎原。生态农业在规模和产值效益上都无法与中国的农业大国相称,发展潜力巨大。

    3.2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对于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短期行为严重,造成发展力度不大,步子不快,项目安排少,资金投入不足。

    3.3保障措施不健全。生态农业是一项巨大的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对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存在政策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问题。

    3.4理论基础不完备,技术创新不够。生态农业的内部要素之间的规模、结构、分类、评价等需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目前国家对生态的科学研究虽有一定的安排,但力度不大。

    3.5生态农业产业化深度和广度不够。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对策与建议

    与会代表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面对世界农业发展潮流和WTO的挑战,发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北京倡议书,呼吁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生态农业,希望各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研究力度。并就发展中国生态农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4.1制定《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行动计划》。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富民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为此,建议由农业部牵头,汇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生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纳入各有关部门的建设与发展的行动计划之中。

    4.2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十分需要建立科学规划、宏观指导和监督机制。建议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对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实施途径、重大措施和保障机制等作出全面部署,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奠定基础。

    4.3制定生态农业操作规程和执行标准及其技术体系。

    4.4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工作的统筹管理。

    4.5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渠道吸引对生态农业发展投入的组织和运行机制。

    4.6强化生态农业的科技攻关,优先支持生态农业科技项目,加大培养生态农业人才力度。组建中国生态农业专家人才库,大力推广经组装配套的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

    4.7定期召开生态农业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之,本次会议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生态农业方面的国际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十分必要,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集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典型考察于一体的国际会议,对推动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议时间虽短,但代表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取长补短。会上会下,场内场外,到处洋溢着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虚心请教的气氛,显现出生态农业深入人心的美好理想和光明前景。

    参会代表有来自科研教育单位、推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生态农业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导和企业家,参会人员范围之广,出乎预料,积极性空前高涨。与会代表对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对我国生态农业20多年来的实践与研究结果的全面总结和回顾,向世界展示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我国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研究21世纪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对策的重要会议,必将对中国生态农业乃至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