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到手钞票拿到手———听长春农民讲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近日,记者跟随吉林省农委科教处的领导,在长春地区的德惠、榆树两市走访了大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记者在采访中深深地感到,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正在改变着长春农民,他们正在从原有的生产思维模式和耕种等方式方法中解放出来,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德惠市朱成子乡瓦盆村4社大豆科技入户示范户姜玉生的地里。姜玉生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家耕种的大豆全部采用机播,并实行垄上3行的新的耕种方式。他说,按照以前人工播种一垄一行的耕种方式,一公顷耕地只能收3000—5000斤大豆,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耕种以来,每公顷能打6500—7500斤大豆,增产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他高兴地说,这都是大豆科技入户给他带来的好处,科技入户改变了他传统的低效益的耕种方式。科技示范户王宪君、王树生告诉记者,科技入户不但改变了低效益的耕种方式,而且还改变了过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学知识不学科学的坏毛病。他说,按照示范户标准条件的要求,一个示范户要带动周围20个农户,我们一有时间就到带动户家里或他们的田间地头给他们讲科技。实事求是地说,科技入户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私自利的缺点,弘扬了互相帮助、互相带动、学习科技的好风尚。
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崔振礼、副主任李东波告诉记者,科技入户让更多的农民有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现在,全市大豆播种实行了垄上双行、垄上3行、4行的新技术。目前,德惠市有16万农民受过不同程度的科技培训,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德惠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榆树市土桥镇卫国村大豆科技入户示范户王海老汉告诉记者,他家去年就是示范户,种了36亩大豆,2005年秋经过实际测产,一公顷地就达到了7010斤的好收成。在没有实行科技入户的2004年,他一公顷地才打了5500斤大豆。他说,科技入户使他改变了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真正达到了技术学到手,钞票拿到手,既增产又增收的目的。他告诉记者,他家种了60亩水旱田,又搞了一些畜牧业养殖,运用学到的科技和技术指导员的现场指导,他家一年的纯收入达到了近4万元。新立镇苇沟村示范户农民李文志告诉记者,他去年也是科技示范户,种了30亩大豆,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6500斤。他说在苇沟村,大豆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仅测土配方施肥这一项,每公顷就减少投入200多元,地还不减产。他告诉记者,他主要采用选种和种子处理新技术、合理轮作新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他给记者看了一张榆树市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明白纸,记者看到,在这张明白纸上共有10项内容,从选种、种子处理、轮作整地、保苗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等各个环节都提示得明明白白。他说,去年他就是按照这张明白纸和技术指导员的指导进行耕作才获得了丰收。榆树市农业局科教科科长李亚新告诉记者,2005年榆树市大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使榆树市的科技示范户增产大豆45.09万公斤,户均增收1127.2元。
据吉林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秦吉介绍,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使广大农民在有限的耕地里实现了增产增收的飞跃,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达到550亿斤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