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教信息

宿州实施阳光工程求职有了“金钥匙”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作者:周建设

  宿州市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加强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工的务工能力。农民朋友说,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一技之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005年以来,宿州市每年投入1000万元,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形成了“宿州缝纫工”和“萧县防腐工”等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劳务品牌。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民工输出总量已达115万人,平均每户一人,劳务收入占了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支撑。

  培训农民政府埋单

  “在这里学习服装技术,我们不交学费,学校有专车接送,每天还发给我们2元钱作为生活补贴。”在宿州华盛福利服装职业培训学校这家“阳光工程”定点单位,埇桥区祁县镇吴谢村的陈莉说。

  “我们培训一名学员,政府补助200元。其实,学员在这里学习服装技术,都是政府在为他们买单。”这家培训学校的顿校长解释说。实施“阳光工程”3年来,这所服装学校共培训学员6000多人,仅今年1月至10月就培训学员1500人,大多输送到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的服装厂就业。

  宿州市是农业大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和输出,努力把宿州市打造成劳务产业基地。为多方筹措培训资金,市里采取了从教育附加费切一块、扶贫资金拿一点、就业经费安排一些的办法。在全市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进城务工农民只要领取《就业服务卡》,参加培训就能享受100元至600元的培训补贴。该市还积极开展“扶智培训工程”,免费培训贫困户子女5200多人,全部输送到沿海发达省市务工,年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劳务订单确保就业

  瞄准劳务市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批量”输出,使宿州市的劳务经济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去年,全市劳务输出共创收7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450元。

  根据劳务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民工流向,宿州市确定长三角地区为劳务输出的主攻方向,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单位和劳动部门技校、就业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农民“订单”式定向职业技能培训。

  为保证培训质量,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宿州市协调全市的培训资源,成立“职业培训协会”,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招生、统一宣传,统一安置就业。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实行包教会、包安置、包护送进厂、包全程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4.1万人,其中已有3.3万人输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就业。砀山县就业培训中心结合用工企业需求,今年向宁波罗蒙服装集团、美国普恩电子厂等企业定向培训输出千余名工人。

  在畅通出口的同时,宿州市注重吸纳基地建设,目前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10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吸纳基地1594个。浙江义乌浪莎袜业集团中有1089人来自该市的3个乡镇。

  跟踪服务务工省心

  为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降低劳务输出风险,宿州市加大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劳动力“批量”输出。全市110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相继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专职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村干部为劳务输出联络员,形成市、县、乡镇、村四级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现在,该市80%以上的乡镇直接组织输出的农民工都在200人以上,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市组织化输出率达40%以上。

  宿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还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上海、杭州、南京设立了办事处,工作人员不少是由有着多年劳动保障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组成,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困难。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公布了热线咨询电话,及时处理学员反映的各种问题。许多培训机构实行跟踪管理服务,通过回访、电话联系等形式,掌握学员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