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引发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4月28日,本网记者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山东淄博举办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亩大棚每年能有效利用10—15亩的玉米秸秆;能提高温室和大棚地温4—6℃、气温2—3℃,增加冬季棚内二氧化碳浓度6—10倍;对某些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可达45—95%;能减少农药用量70%,节省化肥50%以上,而农产品的上市期可提前15—20天,收获期延长30—40天,平均增产50%以上,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或超过世界对有机食品规定的标准。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处长王青立告诉记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推广应用该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促进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引发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据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四大创新理论(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疫苗理论、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中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获得高产、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其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
张世明告诉记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不同作物上,能从根本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化肥的局面。应用该技术的果树不同品种一般增产80%—500%;蔬菜不同品种一般增产50%—200%;根、茎、叶类作物一般增产1—3倍,豆科植物(如花生、大豆)一般增产50%—150%。多年的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果树的产量大于蔬菜;根、茎、叶类蔬菜的产量大于果实类菜;豆科植物的产量大于禾本科植物;以叶类为经济产量的作物(如茶、烟等)大于以籽粒为经济产量的作物。
据了解,2007年,农业部科教司通过乡村清洁工程和南水北调山东段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治示范工程项目,在示范区内建立示范基地350亩,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山东省自2001年至今已将该技术累计推广应用到11万个大棚果菜、3万多亩果园和茶园,基本涵盖了草莓、番茄、黄瓜、芸豆、甜椒、西葫芦、莲藕等蔬菜品种,桃、杏、樱桃等果品,茶叶等产品。为了鼓励农民应用该项技术,淄博市临淄区政府还采取生态补偿措施,给每个大棚补贴900元。
培训期间,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业出版社向参加培训的11个省(市、区)农业环保站、县市级农业环保机构管理和技术人员赠送了书籍、光盘、明白纸和挂图。山东省农业厅徐建堂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技术的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