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新型农民培训“三性”取得实效
作者:朱景权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建昌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开始就是坚持把教学培训和高效产业基地相结合,按照“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教学班,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扶植一项支柱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办学模式,以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载体,积极开展引导性、实用性、启发性培训。为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
一是以巴什罕乡苗油房村杂交棉套种圆葱为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巴什罕乡苗油房村有510个农户,2100口人,劳动力800人,耕地面积只有2606亩。2007年县农经局科技人员引进新品种杂交棉,在杂交棉的垅距之间套种圆葱,获得亩均4316元的纯收入,与常年种植大田作物玉米(纯收入400元/亩)相比亩增收3961元,是大田作物玉米的10倍。2008年在科技教师的培训引导下,发展杂交棉套种圆葱24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2%,现与葫芦岛市兴桥无公害生产合作社签下订单,预计亩纯收入在5200元左右,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可达5942元。
二是以养马甸子乡房胜沟村的设施农业做为蔬菜生产培训基地,开展启发性培训。养马甸子乡房胜沟村现有人口1294人,土地面积1223亩,人均只有0.94亩。过去种植方面主要是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村民只局限于一人打工、一人种田,满足于自给自足。科技教师进村后,通过培训启发、典型介绍,改变了当地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产业结构的束缚,让农民换了脑筋,换了思想,渴求致富的愿望得到了尽情的释放。2007年10月科技教师进村打点设计,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新建蔬菜大棚425栋,占地835亩。据2008年5月1日调查统计,平均每栋棚收入都在15000元左右,人均收入仅此一项就增加了4926元。
三是以建昌县要路沟杂粮生产合作社为培训基地,开展实用性农业技术进行培训。该合作社属市级知名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无公害优质小米、玉米碴90万公斤,产品销往大连、沈阳、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依托龙头企业对周边农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农药化肥安全使用规则等内容,使合作社生产出的优质安全米质优价廉,走向了市场,走进千家万户,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增加了效益。
四是通过养殖大户对养殖专业户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总之,农教人员通过联基地、联大户、联龙头企业,对50个基点村整体的培训中,做到了技术人员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达到了“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