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农业综合开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许多地区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已经不适应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这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实践证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一条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生活宽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高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收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加强农业生产,切实提高家庭经营水平;又要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综合开发一方面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夯实了农民增收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优质高效种养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可以说,农业综合开发是从内部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管理民主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立项由农民民主决策,农民筹资投劳实行严格规范的“一事一议”制度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管理民主、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开发,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的实惠,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产,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通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项目示范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农民最急需解决的是田间道路建设、打井等田间水利设施建设、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配套建设等问题。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管理等综合措施,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在建设措施上,重点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区域布局上,向粮食主产县倾斜,向优势农产品倾斜,努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向高层次推进的大势所趋。农业综合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扶持和开发市场覆盖面广、产品生命力强、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项目区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一是调整结构,加快农产品品种改良步伐,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扩大总量,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专业化生产小区和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建设优质农、畜、水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提高质量,着眼国内外市场,加快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创名牌,出精品。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基础教育、良种繁育及推广、劳动力转移及技术培训的认可程度很高。鉴于此,农业综合开发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提升农业技术,搞好科学技术的推广入手,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作用,改善技术装备条件,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建立和健全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从我省一些相关部门的调查情况看,虽然农民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流通及信息体系建设认识程度不是很高,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和出售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也是鲜活农产品销售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因此,农业综合开发要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信息服务方面加强建设。一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为农产品流通服务;二是要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气象信息以及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三是要适当扶持带动农户增收的合作经营组织、专业协会和合作社等流通中介组织,使其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财政扶持与农民辛勤劳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农民的自主参与程度。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开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能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财政扶持方式,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形式,形成在国家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新机制。
正确处理财政扶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成部分,它体现的是政府职能和财政的公共性,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要把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放在公共领域,通过改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使财政支持和市场机制相得益彰。要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力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界定财政资金的支持范围和重点,逐步实现财政支持和市场调节的有效对接。
正确处理长期目标与现实可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量力而行。即使是在一个市、一个县,甚至是一个乡镇,其各个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实施计划也有差别。我省一些地区的生产条件、居住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标准较高;而另一些地区的生产条件、居住条件及基础设施建设则相对落后,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标准也较低。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稳步推进。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发展社会事业的关系。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只有生产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文化、卫生乃至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二者要协调统一,相互促进。
正确处理增加投入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对政府投入的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有限是一个矛盾,这矛盾将会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增加投入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在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多予少取,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投入规模;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