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农民工不是花架子工程
“两会前调研农民工培训问题,发现有的地方政府组织的电脑培训班用的还是386的电脑。农民工辛辛苦苦学了3个月,除了学会打字,根本达不到上岗要求。这不是在忽悠农民吗?”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接受采访时讲的这件事引人深思。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许多地方已经把培训农民工放在很高的战略层面上来考虑,财政投入的力度也不小,可为什么用386电脑来培训农民工的事还会出现呢?
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地方把培训农民工当作花架子政绩工程来搞。
每年不少地方政府的干部在述职时,都会谈到培训了多少多少农民工。可培训质量究竟如何,却少有人过问。农民工来报名参加培训,就行了,至于学得如何已经不重要。因为上级考核的时候,主要看组织了多少农民工来培训,来的人越多,政绩就会越大。而财政补贴,也是以培训人数来进行的。
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农民工培训上,而对培训质量却缺少有力的监管。不仅如此,在培训的投入上力度也不大,总是用最小投入来换取最大的政绩成果。当投入不足,可又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培训任务时,恐怕只有牺牲培训质量了。或者,把培训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连计生知识培训也算上了技能培训。
而部分培训机构见利忘义,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培训上走过场。他们购买过时的设施设备,聘请不具备资格的人来讲课,以牺牲培训质量来降低培训成本。这么做的结果是,不但财政浪费了不少钱,农民工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有的农民工花了不少时间,却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他们对这样的培训已经很厌恶。
要改变这样的培训,让农民工得到实实在在好处,学到真正的技能,关键还在于改变对农民工培训的理念,不能把培训农民工当作花架子工程来搞。因此,在考核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时候,要把培训质量、农民工欢迎不欢迎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否则,农民工不欢迎,财政的钱也白花了。